清代“鹏翮高鶱”花钱背纹有玄机
图1、2所示是一枚清代鹏翮高鶱背吉祥纹花钱。该钱直径6.4厘米,黄铜铸造,品相精良,雕刻精美,结体端庄,透露着古朴雅致的楷书风韵。
鹏翮一词,来自于战国时期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,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”《齐谐》:“鹏之徙于南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九万里。”明·穆文熙《鸦阵赋》:“眇波海之鹏翮,又何有于乌之雌雄。”也有比喻浓云。宋·梅尧臣《苦雨》诗:“秋空几旬雨,四海低鹏翮。”还有比喻贤才,宋·无名氏《满庭芳·寿梅监丙戌兄弟》词:“鹏翮摶风再整,南枝报,管占新魁。”高鶱即展翅高飞。此花钱应属吉语花钱,它的含义暗指事业蒸蒸日上,前途光明灿烂。再看背面的花纹,多有争议。关于此图案,在北京召开的钱币研讨会上,有部分泉界人士认为是云纹,不过最后还是确定为龙凤纹饰。
其实,花钱还是最近20年左右才真正有组织的研究,以前没有的。因此,对于花钱的探究,目前在文意、纹饰、用途等方面仍会存有争议,这属于正常。笔者以为,花钱背面的图案很多应和正面的图案中的文字有所联系,这应是花钱探索的准则之一。如图3、4所示的池上凤凰背吉祥纹花钱中含有的凤字;图5、6所示鹏博万里背吉祥纹花钱中的鹏字等。再者,花钱大多是由民间制作。而制作者多是工匠,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给图案增加某些修饰。这也可以从很多花钱中看出,如图7就被列为龙凤纹。其实它们只是某些点或者某些形态具有龙凤的特点,从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的奔放程度。针对清代鹏翮高鶱背吉祥纹花钱,笔者查阅后做了一番探究。
此花钱背面纹饰的上部,虽然看起来很像云纹,但经过分析对比发现,这些纹饰中有凤、凰、大鹏和龙的特征。例如在背面图案正上方椭圆形红圈中,应是大鹏的头部,可以看到,此图具有鹰嘴和两对展翅,而从正面铭文中,可以看出其中暗含的寓意。背面左侧红圆圈中,头部是鸟的形象,并且具有高高的顶冠,这应该是凤纹的图像。背面右侧的上方红圆圈中,具有我们通常了解的凤凰的头部和两侧的翅膀特征,因为没有凤冠,这应该是凰。凤凰是一公一母的传说动物,其中凰无冠或小或简,无凤胆(又称鸳鸯思)。而在背面下方,虽是“云雾缭绕”,但可以看到,下方椭圆形红圈中有一兽头,且头顶有一角,显然为人们熟知的龙头形象。其实,此图案也可以认为是龙在云中的遨游。笔者认为,该钱背面纹样中出现最清晰的应是凤凰、大鹏以及龙的头部形象,而神灵的其余部分则是描述这些神灵在云中翱翔的景象。云为人们都熟悉的自然现象,云在天上,天高大无边,深奥莫测、非常神秘。对云形状的不断变化,古人从当时的思维观念出发,把“五彩云”视为“祥云”。
云在中国传统图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,古人把流动、飘忽不定的云,经过程式化的加工提炼,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云形。它不仅形象生动,而且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图案艺术美和意境美。经过艺术加工的云,在图案中以少胜多,虚实对比,它可填空隙处,和神人、龙、凤、麒麟等形象组成图案纹样。云纹从形状上分,有行云、朵云、层云、团云、云海、云气等,古人视晴天之云为:“青云”,晴空万里,比喻高官显爵,故“青云直上”喻步步高升,“平步青云”祝颂官运亨通,飞黄腾达的意思,古人在陶器、青铜器、钱币等各种器物上创造了千姿百态的云纹。
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中,云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面块表现法,另一种是线描表现法。结合起来可以表现云的飘逸,使整个图案醒目。在背面的图案中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种手法的交替使用。既描述出云的翻滚,又用神灵的头部与其结合,表现出神灵在云中的灵动。
责任编辑:小明
利来国际娱乐版权与免责声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源:利来国际娱乐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利来国际娱乐所有,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利来国际娱乐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二、凡来源非利来国际娱乐的新闻(作品)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:chief_editor@wenwuchina.com
月度排行
- 1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...
- 2河北南和出土北宋时期八棱碑 距今已有90...
- 3我国启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
- 4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“豪车”展露真容
- 5古籍的文物收藏价值如何衡量
- 6国家文物局公布2018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...
- 7陕西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祭祀遗址
- 8以色列小镇发掘出24枚稀有古币 穿越千年
- 9国宝级文物修复师: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
- 10探访世界唯一一家蒙古秘史利来国际娱乐
新闻速递
- 浙江省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
- 华侨建“浙南民俗文化馆” 展出4220件农耕文化展...
- 34个历史文化村落已成为舟山乡村振兴的支点
-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在浙博首次集中亮相
- 杭州西湖景区开展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
-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举办
- 一场17块碎片的“文物手术”——西周铜铃修复记
专题视点MORE
原创推荐MORE
- 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
- 龙泉琮式瓶
- 给人好运的锦鲤,竟藏着这么大的秘密?
- 音可通神,鼓舞人心
- 秋季吃蟹指南 —中西方文化下的蟹
- 乘槎使者海西来 ——丝绸之路上的石榴文化
- 盛世风袭北京城,金秋月览长安客(下篇)
- 阿富汗珍宝展之: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
- 历经9个世纪的《文画苏题卷》
- 梦回大唐,随我驰马扬鞭意气风发可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