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级非遗川北6000件皮影遭水淹 艺术损失难估量
2018-07-19 10:44:47 来源:新浪收藏 已浏览次

打捞清理出来的皮影,经洪水浸泡后皮质被颜料污染,几近报废

传承人王访(左)与王彪两兄弟抢救被淹皮影
传承了300多年的川北王皮影,是“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及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其传习基地位于南充阆中古城。7月12日,嘉陵江阆中段洪峰过境,江水暴涨漫入阆中古城,王皮影6000余件皮影遭水淹,直接经济损失在600万元左右,艺术价值的损失则无法估量。
此次围城30小时的洪水退后,受损的皮影和木板也转移到了川北王皮影民俗文化园。7月18日下午,非遗传承人王彪、王访将淤泥中一件件打捞出的皮影,用买来的层板,一一晾晒压平。王彪说,晾晒抢救回的皮影,他们将在文化园开园后,一一进行修补。而其中一部分,会在抢救后,直接放入文化园作为展品,“用受损的皮影记住这次悲痛。”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谢杰 王波供图
洪水突袭
3万件皮影中6000件被淹
川北王皮影,自清康熙初年第一代传人王家禄到今,已历经8代逾300年。如今,川北王皮影拥有“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、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两顶桂冠,成为屈指可数的双料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近年来,王皮影成立传习所,免费培训学员弘扬非遗文化。而这个传习所,就位于阆中古城华光楼下。7月12日中午,受上游广元暴雨及泄洪影响,阆中古城水位超过警戒线。下午2时左右,洪水漫过临江街道漫入阆中古城。
阆中古城华光楼码头处的洪水警戒线,一点点上涨,也牵扯着世界级非遗传承人王彪、王访的心。“在这之前阆中古城最大的一次涨水,也只到我们传习所两个台阶高,没想到这次涨水这么严重。”传承人王彪告诉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,当天上午,看到江面水位不断上涨,王皮影传习基地就开始转移皮影。
基地里有30000多件皮影,整理好后,王彪和弟弟王访、儿子王晓彬等全家出动,开始将皮影向离江岸较远的产业文化园转移。但古城里都是步行街,转移只能靠电动游客便民车。随着洪水漫入古城,电动车也熄火停摆了。王彪又跑到建筑工地上,借来搬运车,运走了装着皮影的几个大箱子。王彪一家人将24000件皮影转移后,古城里的洪水已淹过膝盖。就在王彪和家人推着车子想要越过警戒线转移剩下的皮影,却被执勤民警和街坊拉住了。“老王,警戒位置都涨水这么高了,你的基地临江,涨水更严重,人的安全最重要!”
损失惨重
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左右
13日下午,围困古城近30个小时的洪水消退后,王彪、王访兄弟立即回到传习基地,却已是满地淤泥,一片狼藉。
“皮影都是牛皮做的,最怕水和火。”王彪告诉记者,制作皮影时也需要浸泡,但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了。而这次洪水却把皮影泡了30个小时,有些皮影已经像凉粉一样,手都拿不起来。而能打捞清理出来的皮影,经洪水浸泡后皮质被颜料污染,几近报废。王彪的母亲看到泥浆中打捞出来的皮影,转身就哭了起来。
为了拯救这些被淹的皮影,王彪买来20张长2.4米宽2米的层板,将皮影平铺在层板上,晾干,压平。直至18日下午,还有部分皮影没有晾干。
王氏兄弟告诉记者,这次被淹的80厘米高的大皮影有2000多件,48至60厘米高的中皮影2000多件,头饰有2000多件。一件头饰从选皮、雕刻、染色需要7天,80厘米高的大皮影,工艺熟手每个月最多只能做3件。而成套的皮影,故事不同雕刻出来的人物数量也不一样,少的三五个,多的有十多个。这些皮影经洪水浸泡后皮质受损、颜料污染,差不多全部报废,直接经济损失大概在600万元左右,其艺术价值的损失则无法估量。
痛失遗作
100余件大师剪纸俱遭水毁
除了皮影,传习所里来不及转移的4500多幅剪纸,也全部被淹。而最令两兄弟痛心的,是祖父王文坤留下的100多件剪纸作品,也在洪水中受损,且难再复原。
据介绍,王文坤是王皮影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员。1986年底,奥地利文化参赞卡密斯基来华,四川省群众艺术馆为其安排了一场由王文坤表演的单人皮影。在一场“穆桂英大战杨宗保”的川剧折子戏后,王文坤仅用15分钟就操刀雕刻成皮影“喜鹊登梅”,使得立在一旁的卡密斯基连连称奇。
后来,在卡密斯基的促成下,王文坤家庭皮影艺术团于1988年6月代表中国前往奥地利参加世界艺术节。此间,王文坤受到奥地利总统的接见,并获得一枚金质奖章。
先救再补
“用受损的皮影记住这次悲痛”
得知王皮影受灾,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家喜当即表示要全力抢救抢修。16日下午,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也前往阆中,实地查看王皮影受灾情况。
“我们皮影受灾的消息在业内传出去后,很多皮影艺术院团都联系我们,提供修补帮助。”王彪告诉记者,这些院团提出的帮助,他都一一婉谢了。他说,这些受损的皮影,目前最主要的抢救是晾干压平,后续才是修补。
洪水退去5天了。王彪、王访两兄弟一直往返阆中古城和皮影文化园之间——受损的皮影需要晾晒修复,即将开园的文化园也需要两兄弟全力以赴。
川北王皮影民俗文化园是阆中首个以保护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的建设项目。历时4年,终将大成。此次受损的皮影原本都计划搬入文化园,但现在皮影受损,文化园展品出现缺口。据悉,王彪已经联系位于成都的中国皮影利来国际娱乐,利来国际娱乐将调出部分王皮影的展品,运至阆中填补展品缺口。
利来国际娱乐版权与免责声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来源:利来国际娱乐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,版权均属利来国际娱乐所有,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利来国际娱乐”,并附上原文链接。
二、凡来源非利来国际娱乐的新闻(作品)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:chief_editor@wenwuchina.com
月度排行
- 1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...
- 2河北南和出土北宋时期八棱碑 距今已有90...
- 3我国启动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
- 4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“豪车”展露真容
- 5古籍的文物收藏价值如何衡量
- 6国家文物局公布2018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...
- 7陕西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祭祀遗址
- 8以色列小镇发掘出24枚稀有古币 穿越千年
- 9国宝级文物修复师: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
- 10探访世界唯一一家蒙古秘史利来国际娱乐
新闻速递
- 浙江省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
- 华侨建“浙南民俗文化馆” 展出4220件农耕文化展...
- 34个历史文化村落已成为舟山乡村振兴的支点
- 浙江出土宋元青白瓷在浙博首次集中亮相
- 杭州西湖景区开展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检查
-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举办
- 一场17块碎片的“文物手术”——西周铜铃修复记
专题视点MORE
原创推荐MORE
- 创想与塑造,之文课程走进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
- 龙泉琮式瓶
- 给人好运的锦鲤,竟藏着这么大的秘密?
- 音可通神,鼓舞人心
- 秋季吃蟹指南 —中西方文化下的蟹
- 乘槎使者海西来 ——丝绸之路上的石榴文化
- 盛世风袭北京城,金秋月览长安客(下篇)
- 阿富汗珍宝展之: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
- 历经9个世纪的《文画苏题卷》
- 梦回大唐,随我驰马扬鞭意气风发可好?